第一財經記者:
請問,您如何評價今年中國經濟的開局?前兩月的數據顯示出經濟運行哪些亮點和積極變化?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大家都非常關心,1-2月份的數據出來以后經濟形勢到底怎么樣??偟膩砜?,今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穩經濟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經濟運行整體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主要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生產需求回升向好。從生產來看,工業和服務業雙雙回升。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上年12月份為增長1.3%,回升了1.1個百分點??紤]到上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基數較高,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了4.9%,回升幅度較大。從服務業來看,1-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5%,去年12月份是下降的,實現了由降轉增。從服務業分行業指數來看,8個分項指數中有7個回升,說明服務業整體改善是比較明顯的。從需求來看,消費和投資都在改善。從消費來看,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限額以上18類商品零售額中有12類回升。從投資來看,今年的投資保持了平穩增長,1-2月份投資同比增長5.5%,比去年全年增速加快0.4個百分點。生產需求改善對于整體經濟運行好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從就業看,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6%,保持基本穩定。從月度看,1月份是5.5%,2月份是5.6%,2月份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我們知道,在春節過后都有調換工作的需求。今年1、2月份之間失業率的變化,和歷史相比變化幅度相對比較小??偟目?,就業保持了總體穩定。從價格看,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明顯較低,中國價格穩定和國際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1-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為0.8%,也是保持總體穩定。
三是經濟循環逐步改善。去年由于疫情等多方面超預期因素沖擊,經濟運行循環不暢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年以來出現明顯改善。從生產端來看,規模以上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有28個行業增速回升。從消費端來看,18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有12類增速回升。從交通運輸指標來看,前2個月貨運量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轉為增長,鐵路、航空客運量都出現了大幅增長,這些情況都表明經濟循環逐步改善。
四是市場主體活力趨于增強。今年前兩個月企業預期都出現了明顯改善。從制造業PMI來看,2月份制造業PMI回升到52.6%,達到了近年來較高水平。同時,服務業PMI也達到了55.6%,達到了近期高點,說明市場主體發展預期改善。還有一個指標,小微企業的生產改善。規模以上工業當中,1-2月份小微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快于大型企業。2月份制造業PMI中,小型企業制造業PMI已經回升到臨界點以上,去年很長時間處于臨界點以下。這些情況都表明企業活力、市場活力逐步增強。
總的看,1-2月份經濟運行整體上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當然也要看到,今年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國際環境依然復雜,世界經濟增長趨于放緩,主要經濟體通脹問題比較突出,地緣政治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從國內來看,目前經濟仍然處在初步恢復階段,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穩定經濟運行、促進經濟整體好轉還需付出艱苦努力。
下階段,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持續推進各項工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謝謝。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今年經濟增速目標定在5%左右,大家認為略低于預期,您怎么看?從1-2月份的經濟表現來看,您認為今年有信心實現這個目標嗎?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對于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大家也比較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5%左右。社會上有觀點認為去年基數比較低,今年增長會不會比較快,也有觀點認為,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比較多,5%左右的目標能否實現,看法不一。我們認為,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是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是符合我們當前經濟發展的實際和需要。主要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符合我國發展實際和需要。首先,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民生,最大的民生就是就業。由于受疫情影響,過去三年我國經濟平均增速為4.5%,就業壓力比較大。面對這樣的困難,通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保障了就業總體穩定。促進就業穩定,關鍵還是要發展經濟。要推動經濟穩定增長,5%左右的預期經濟增長目標高于過去三年經濟平均增速,有利于擴大就業,改善民生。其次,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風險,也有利于引導各方面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經濟增速目標如果過低,可能導致經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暴露,風險就會增加。如果經濟增速目標設定過高,會導致資源要素條件比較緊張,不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從這些方面來看,5%的預期增長目標符合當前發展實際。最后,從資源要素支撐條件來看,能夠支撐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目前,大多數研究認為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在5%-7%之間,設定5%的目標基本符合潛在增長水平。
第二,實現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有壓力、有挑戰。從國際看,今年的國際形勢比較復雜,全球經濟增長趨于下行,主要國際組織對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都低于去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月份預計今年世界經濟增長2.9%,比2022年低0.5個百分點,說明世界經濟增長是放緩的。還有國際通脹問題,一些主要經濟體大幅加息,今年通脹水平比去年有望回落,但總的來看還是屬于高通脹。高通脹情況下,一些經濟體的緊縮貨幣政策趨勢可能還會延續,這也會進一步抑制全球經濟增長。同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問題將加大全球經濟不穩定不確定性。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總量去年達到了121萬億元,當前1個百分點的增長,相當于過去幾個百分點的增長,增量是非常巨大的??唇^對量,現在一年的經濟增量相當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年的經濟總量。所以,要實現這樣的增長非常不容易。今年經濟運行在逐步恢復,但是也要看到,疫情沖擊的這幾年無論企業還是個人的資產負債表受損,還需要時間修復。加之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問題還比較突出,推動經濟增長需要付出努力。
第三,實現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充滿信心。首先,我國經濟經過長期發展,物質技術基礎已經非常雄厚,經濟總量達到121萬億元,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完善的產業體系、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勞動力素質還在不斷提高,創新發展的動能不斷增強,這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其次,今年疫情對生產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會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釋放經濟增長潛力。三是擴大內需政策會持續加力。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要擴大內需,特別是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皺嗤块T話開局”系列新聞發布會中發布信息顯示,各部門已經在籌劃今年擴大內需方面相關政策,會對實現全年預期目標起到促進作用。四是黨的二十大描繪了未來發展藍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兩會”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這些將極大激勵和振奮各方面發展信心。
總的看,今年實現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有壓力、有挑戰,但是也要看到,我們有條件、有基礎、更有信心實現預期增長目標。關鍵是要扎扎實實把各項工作做好,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工作,奮力實現發展預期目標。謝謝。
路透社記者:
剛才提到今年的發展目標,在這種背景下,您說也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從政策的角度,您覺得會有什么樣的政策支撐?今年的發展,您覺得主要動力在哪兒,是消費還是投資?還是出口?請從需求的角度再給解釋一下。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您主要關心今年政策。關于今年的政策,從《政府工作報告》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您都可以找到主要政策取向。具體的政策,各部門在籌劃。目前來看,今年在政策上著重還是要擴大國內需求。剛才講到,目前從國際環境來講,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的因素還比較多,為了推動經濟的穩定發展,還是要把力量放在自身發展的基點上,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穩定經濟增長。同時,堅持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和各國的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您談到的關于今年需求對經濟增長拉動,目前總的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相對去年會有明顯提升。疫情對于消費的抑制性因素在逐步消除,隨著就業逐步恢復,居民收入增加,消費對整個經濟拉動會明顯改善。同時,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會繼續顯現。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人均資本存量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需要加大投資。隨著創新驅動的發展,在創新領域特別在科技投入還需要增加,我們還是有很大潛力。由于外部的不確定性,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相對去年可能會有所減弱。但總的來看,我國外貿發展的韌性還是非常強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我相信外貿對增長還會起到拉動作用。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CPI小幅回升到2.1%之后,2月份又跌落至1%,其中核心CPI上漲僅為0.6%。請問,國家統計局如何看待CPI近期走勢,對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是否還會延續?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確實,今年以來大家對價格問題比較關注,從整個國際情況來看,通脹水平比較高,特別是主要經濟體美國和歐元區等,通脹水平都還在6%以上。我國的價格保持了總體穩定,從今年1-2月份的情況看,CPI價格同比上漲1.5%,保持溫和上漲。從1-2月份的變化來看,1月份同比上漲2.1%,2月份回落到1%,這種價格變化主要由于春節錯月的影響。去年春節影響主要是在2月份,今年春節主要是在1月份。隨著春節節后市場需求季節性回落,2月份CPI環比由上月的上漲轉為下降,同比漲幅回落,從結構上來看,食品中的豬肉、鮮菜價格環比下降幅度都比較大。同比變化是由于春節錯月的影響。
從價格走勢來看,隨著國內需求的逐步改善,對相關價格的拉動可能會有所增強。從國際因素來看,國際輸入性因素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處高位,還會對國內有一定的輸入性影響。盡管有這樣一些壓力,但是全年保持價格總體穩定還是有很好的條件,主要表現在:一是糧食生產保持穩定。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八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庫存比較充裕。目前豬肉產能處于合理水平,不具備大幅上漲條件。二是能源供應有保障。去年國際能源價格波動比較大,我們主體能源是煤炭,去年有效釋放煤炭先進產能,穩定了能源價格。近些年,石油、天然氣增產比較明顯,我國能源自給率在80%以上,這些都有利于穩定能源價格。三是工業消費品、服務供給比較充裕??偟目?,在保供穩價各項政策措施的作用下,能夠實現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謝謝。
彭博新聞社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是關于失業率,您說過現在失業率上升是由于季節性因素,如果不考慮季節性因素的話,您是如何看待失業率的前景?第二是今天人民銀行增加了對于經濟的貸款率,這樣做是否因為政府認為經濟現在需要更多貨幣的流動性?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首先,就業問題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受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去年就業壓力比較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各地區各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穩就業措施,去年12月份失業率降到了5.5%。從數據來看,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2月份比1月份略有上升,是由于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大家也比較關注今年就業形勢。未來,就業保持總體穩定有非常好的條件和基礎。
一是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國內需求有望逐步擴大,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二是服務業恢復對就業帶動大。1-2月份的數據顯示,服務業恢復加快,特別是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服務業就業容量比較大,服務業逐步恢復也有利于穩定和擴大就業。三是今年擴大就業政策力度會加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新增就業1200萬,比去年增加,穩就業政策力度也在提升。四是近年在推動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隨著整體經濟的好轉,創業創新加快,新的就業形態也會持續增加,為就業穩定提供新的支撐。
第二,關于您提到的信貸方面的情況。當前經濟運行正在逐步恢復,企業資金需求較多,我們會積極滿足企業合理資金需求。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正常融資需要的同時,也會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這些都有利于經濟的穩定增長。謝謝。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6%,較上月上升了2.5個百分點,創下了130個月的新高,制造業景氣水平不斷地繼續上升。請問您如何看待這個趨勢?在建設制造強國的過程中今年將如何發力?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201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規模已經連續多年位于世界第一。經過長期的積累,我國制造業規模比較大、體系比較全、競爭力較強。去年,由于受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制造業企業預期有所波動,去年四季度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低于臨界點。從今年的情況看,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國內穩經濟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企業預期改善,就像您剛才講到的,2月份制造業PMI已經回升到了52.6%,說明企業的預期在好轉,也表明經濟企穩回升是有很好的微觀基礎支撐的。
從下階段來看,制造業預期會保持總體穩定。今年經濟有望整體好轉,市場需求會擴大,帶動企業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今年制造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還會加大。這些年我們一直非常重視實體經濟發展,制造業是實體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方面、信貸方面積極支持制造業發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一直保持較快增長。1-2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長8.1%,高技術制造業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制造業升級態勢比較明顯。從這些情況來看,今年企業預期會保持總體穩定。
關于您談到的未來制造強國怎么發展,關鍵還是要堅持創新驅動。我國制造業的規模體系比較完善,但是制造業生產等還面臨一些薄弱環節,通過創新驅動補強生產、銷售、研發方面的短板,我們還要下更大的功夫。謝謝。
俄通塔斯社記者:
正處在世界百年之大變局,為了避免不確定因素的負面影響,達成發展的目標,中國會做出什么樣的努力?在比較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市場是否仍然會給別的國家包括俄羅斯提供比較好的發展機會?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您關心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推進新發展格局,首先要推進國內大循環,要通過擴大國內需求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機結合來暢通國內大循環。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市場潛力非常巨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未來增長的重要支撐。但是我們也看到,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高質量供給不足。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改善供給結構,滿足市場需要,是我們要持續努力的。在推進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同時,要積極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我國已經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未來發展還要走開放道路。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與世界各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我們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等合作平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請問發言人如何評價前兩個月的消費數據?對于未來一段時間消費趨勢有何預判?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今年前兩個月經濟運行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消費的改善和回升。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實現了由降轉增的變化,說明消費市場活力在回升。具體來看,消費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接觸型消費、服務消費回升比較明顯。隨著疫情對消費場景的限制消除,加上今年一二月份正逢我國春節,居民出行旅游、文化娛樂消費明顯恢復。春節期間,旅客發送量增長了71.2%,國內游客出游人次增長23.1%,旅行社及相關行業收入均出現大幅增長。春節餐飲活動明顯增加,1-2月份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轉為較大幅度的回升。
二是商品零售多數改善。1-2月份,限額以上單位18個商品類別中,有12類比上年12月回升,其中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比如糧油食品類、金銀珠寶類增速都保持較快增長。
三是實體店零售明顯改善。1-2月份,限額以上實體店零售中,百貨店零售增長5.5%,明顯好于去年。與此同時,網上零售保持穩定增長。1-2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3%。
這些情況表明,消費回升態勢增強。從后期走勢看,消費回升向好值得期待,主要有:一是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二是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會逐步增強。同時,疫情對消費的抑制作用會逐步消除,這些都有利于釋放消費潛力。三是今年在擴大消費方面政策還會持續發力,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今年,相關部門在積極推進,各地也在積極出臺相關政策,促進消費增長??偟目?,全年消費恢復向好有很多有利條件。謝謝。
浙報集團潮新聞記者:
問一個關于房地產的問題。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從1-2月份的數據來看沒有明顯的起色,請問您怎么評價這種表現?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房地產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房地產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經濟增長。房地產在整個經濟中地位重要,上下游行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大。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響,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下行狀態,一些頭部房地產企業資金鏈出現了問題,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住房交付困難的問題。對此,中央高度重視,各地區各部門積極出臺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滿足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支持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去年保交樓政策對民生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年來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隨著經濟轉暖,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主要表現在市場銷售降幅明顯收窄。1-2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了3.6%,降幅比去年全年大幅收窄;商品房銷售額下降0.1%,也明顯收窄。與此同時,房地產企業到位資金、開工、投資方面也在改善。1-2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5.7%,去年全年為下降10%??偟膩砜?,目前房地產市場還是處在調整階段,后期隨著經濟逐步改善,市場預期轉好,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謝謝。
中宏網記者:
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外貿開局平穩,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中國對東盟進出口保持增長,但是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的進出口出現下降。請問,對今年前兩個月的外貿數據如何評價?如何預判今年的外貿走勢?相比去年,今年外貿對穩經濟增長的作用如何?謝謝。
付凌暉:
謝謝您的提問。對于外貿問題大家比較關注。去年我國外貿保持較好增長,在復雜困難的局面下,進出口突破了40萬億元,達到42.1萬億元,同比增長7.7%,貿易規模又創新高。從今年看,外需形勢比去年更加嚴峻。前面也講到了,世界經濟增長比去年有所趨緩,外部需求趨于減弱。近期,美國、歐元區制造業PMI都處在臨界點以下,外需的變化,不可避免對我們的進出口造成一定影響。1-2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0.8%。
盡管面臨很大壓力,但外貿促穩提質有不少有利條件。一是我國外貿增長建立在完備的產業體系和較強生產能力基礎上。前幾年,受疫情沖擊影響,防疫物資、消費電子產品短缺問題比較突出。由于我國產業體系比較完整,調整能力比較強,我們很快調整產能,適應了外部需求變化,帶動了外貿高增長,這些是外貿最重要的基礎。二是我們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進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效果不斷顯現。去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9.4%,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長7.5%,保持較快增長,對于穩定外貿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今年的情況看,前兩個月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0.1%,其中出口增長15.2%,有利于外貿穩定。三是外貿新動能逐步增強??缇畴娚?、海外倉發展速度非???,未來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數字貿易可能成為外貿新的增長點。
綜合這些因素,全年實現外貿增長有一定挑戰,但也有很多有利條件,我們對外貿促穩提質發展充滿信心。謝謝。